前几天,个税专项扣除政策公布,向社会征求意见,力度不小,利好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的人们。
而在英国,有个对海外买家不太好的消息。
路透社爆出英国首相特蕾莎·梅将在会议上提议对海外买家加税,独立报称这次英国将对外国买家征收1-3%的印花税,不过,新税率的具体实施时间还没有透露。
对于外国买家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但,我看来,这并不会影响英国房产的热度,大部分选择英国房产投资的人,相比升值,更注重保值,即便增加了一定的印花税,对全世界的吸附力还是在的。
英国房产一直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保值升值的资产,目前的英国房产总体也还是很健康的,没有什么泡沫。
毕竟用脚投票的李嘉诚,在英国买买买已经很多年了,而且还在加仓。
投资英国房产,有个非常好的政策——贷款可以先息后本。
在中国,比如买一套新房(期房),先交完首付,然后去银行贷款,审核通过之后,银行放款。
而这时候,新房可能都还没怎么建,但贷款和房子的建造速度无关,和交房没交房无关。
可不论如何,交完首付之后,就得开始还房贷了。
还房贷一般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方式,不论哪种方式,都是本金和利息一块还。
而在英国,买新房(期房),会有很多“友好”的政策。
一般来说,买英国的期房,买的时候,交首付款,这个和中国是一样,但不同的是,中国是交首付之后,立马贷款还月供,而英国是在项目交房时再开始贷款。
所以,从交首付到交房,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差。
因为英国房产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些年,回血很快,涨势很好,所以,很多职业投资客,在项目开盘的时候买入,在交房的时候卖出,即便中间有一些税费,但收益也能够覆盖。
这是比较理想的模式,但在实操中,由于税费的原因,收益可能达不到预期,又或者由于如果房价下跌,可能不划算,但这些对于投资客来说,这是必须承受的风险。
面对这个风险,其实还有一个保障——在交房时卖出的价格,如果并不符合预期收益,可以以贷款的方式再持有一段时间。
有一种不占用现金流的还款方式——interest only mortgage。
先讲讲在英国怎么进行贷款,中国人在英国贷款一般走当地的中国银行,需提供相应的工资单、工资流水、征信报告、完税证明和存款证明,最多能贷到房屋总价的7成,目前贷款利率不到4%,贷款期限最多25年。
英国有两种还款方式,一种是repayment mortgage,连本带息一块还,和中国的等额本息一个概念。
而一种是interest only mortgage,即先息后本的贷款(贷款利率稍高于前者,期限和前者差不多),只还利息,贷款周期结束之后,最后再还本金。
由于只还利息不还本金,这种情况下,每个月的月供会比repayment少很多。
作为投资来说,房子最终是要卖掉的,显而易见,先息后本的占用的现金流会更少,interest only这种贷款方式,适合于buy-to-let这种投资模式,Buy to let的意思,是买房出租,英国的贷款利息很低,而房租的回报率相对高,因此,可以用房租回报来覆盖贷款利息,还能有结余。
所以,即便在期房交房之后,房价的涨幅不如人意,也可以采取interest only mortgage的贷款形式,把房子租出去,用租金覆盖贷款的利息。
这种模式下,自己的现金流完全不受影响,还能有所结余。
意味着,在贷款这25年的期限里,只要租房的资金链没有断,都是正向的现金流,投资客有25年的时间,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点,把房子卖出去。
把可持有周期,拉长到了25年。
最后,来算一下收益率,按保守一点的算法:
30万英镑的房子,按贷款7成,贷款25年,利率3.5%,的收益率计算收益率,对比全款、repayment、interest only 三种贷款方式。
(注:这个表中,是按相对保守的方式来计算,且没有计算房屋的杂费以及税费,也没有计算房屋的涨幅。)
由以上这个表,如果有30万英镑,有人可能选择全款买一套房,也有人选择首付9万英镑,加杠杆,买3套,用先息后本的方式,把收益放大,第一层放大,是租金收益放大,第二层放大,是房价涨幅的放大,3套房的涨幅的收益,必然是高于一套房,杠杆放大了三倍。
当然,风险也是在的,比如,房子没租出去,也就意味这个房子,没有租金的资金链,每个月都是负支出了,因此,投资的话,需要选择容易出租的房产。
再一个,英国的房租一般会是比较稳定的,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变化,但房贷利率不是的,虽然英国的贷款利率一向是很低的(文中说不到4%是英国中国银行的例子,实际本国人贷款利息比这个还低,不过外国身份很难贷),但如果加息的话,贷款利率提高,虽然应该不太可能支付的贷款利息超过房租的情况,但可能会影响到投资的收益率。
但总体,利用期房政策,以及先息后本的贷款政策,使用杠杆在英国进行投资,风险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压缩。